欢迎来到河南经济网官方网站!
第三组广告
发布日期:2023-12-05|来源:河南经济网|责任编辑:晓飞
毕生打造白芝麻“芯片”的人——记“中国白芝麻之父”郭国栋

种子,是一种具有生命力的特殊生产资料,更是决定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因素,被喻为农业的“芯片”。

自1968年农专毕业迄今半个多世纪里,他把自己几乎全部的精力用在了种子选育和农技推广上,呕心沥血,勤耕不辍。40多年前,他主持选育的“豫芝2号”芝麻新品种被认定为国内首个纯白芝麻改良品种。之后,他又相继推出5个白芝麻系列新品种,均保持粒色纯白、抗涝、高产、质优、无公害的显著特性。40多年来,全国白芝麻产区从河南省平舆县扩大到江淮大部地区,产品远销美国、欧洲、独联体、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作为白芝麻原产地和深受国内外市场青睐的农产品,“平舆白芝麻”在全国众多芝麻品种中一“芝”独秀,尊享“中原百谷首,平舆芝麻王”美誉。“十三五”以来,作为全县五大支柱产业之一,平舆白芝麻种植面积稳定保持在40万亩左右,2022年平均亩产为90.47公斤;产业发展从乡村种植基地到县级产业园区,从油料、食品加工到生态旅游、文化休闲特色小镇,为这个传统农业大县实现强县富民、推进乡村振兴,注入了巨大生机与活力。

在种子选育、农技推广的漫漫长路上,他以一名党员知识分子的炽热情怀与执着追求,栉风沐雨,艰辛求索,为全国白芝麻产业发展和全省农业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他,就是“中国白芝麻之父”郭国栋。

微信图片_20231205160159.jpg

2022年,郭国栋、杨晓美夫妇在百亩芝麻丰产方进行实地指导

一、“天选农人”

1946年末,郭国栋出生在汝南县城察院街一个医术世家,祖父、父亲都一生秉持医者仁心,悬壶济世、救死扶伤。郭国栋自幼敏而好学,立志长大后也当一名医生。然而,在他18岁那年参加高考后,却阴差阳错被百泉农业专科学校(现河南技术学院)录取。这个出身医术世家、在城里长大的年轻人,不期然成了一名“天选农人”。

郭国栋在百泉农专就读期间,恰逢“文革”初始,正常的教学秩序受到很大冲击。纷纷扰扰中,他仍潜心治学,始终以敬畏之心跟随系主任黄光正(曾选育出“百农”小麦系列品种)等老师学习。他的品学兼优得到黄光正等老师的高度评价,成为同时代学子中的佼佼者。

1968年10月,按照党中央部署,毕业不久的郭国栋和大部分应届大学毕业生一起,被派往驻湖北天门沉湖农场154部队接受军事训练、执行“垦荒”任务。在部队的统一指挥下,这支大学生队伍穿着没有领章帽徽的军装,以连、排、班为建制,分散住在当地简陋、拥挤的农户家中,寒冬腊月在齐膝深的湖泥里挖渠、筑堤、造田,盛夏酷暑仍在滔滔洪水中顽强奋战......靠着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和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壮志豪情,他们通过和广大军民共同努力,让广袤、荒芜的沉湖变成了一幅人间秀美画卷和共和国的一座“粮仓”。在持续一年多的严格军训和繁重劳动中,体格单薄文弱的郭国栋经受住了摔打锻炼,为他一生成长奋斗提供了殊为宝贵的精神滋养与力量源泉。

1970年3月,郭国栋和另外8名知青一起,被派到平舆县庙湾公社里湾大队(现庙湾镇里湾村)插队。这是一个当时远近闻名的先进村,党支部书记张殿卿是一位全国劳模,曾于1969年10月1日光荣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国庆观礼。张书记对农学专业毕业的郭国栋格外看重,悉心培养、大胆使用,让这个插队不久的知青担任了第二生产队队长。在与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日日夜夜里,郭国栋发挥自身专长,主持开办科技夜校,组织群众进行农业适用技术培训;小麦、棉花播种前,把好种子关;生产过程中,严格落实水肥管理、除草、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规范,逐地块对群众进行现场指导、示范。在他的带领下,二队小麦、棉花生产均获大丰收:小麦亩产从过去的200公斤左右增至300多公斤,皮棉亩产则从60公斤左右增至75公斤以上!群众喜上眉梢,张殿卿书记更是把国栋当成宝贝,哪个生产队落后就派他去帮助解难题,使全村整体生产水平和劳动力素质得到新的明显提升。这段插队经历,为郭国提供了实现自身价值的舞台与契机,让他更加坚定了献身农业的信心和决心。

微信图片_20231205160206.jpg

2016年11月,郭国栋有感于自主选育的“舆芝20”芝麻新品种获驻马店市政府科技成果一等奖,特赋诗一首

二、“芝麻开门”

1972年3月,郭国栋被分配到平舆县农业局工作,同年担任县农科站技术员。当时,农业科研工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县农科站除了几间破旧办公室和200亩被撂荒的试验田外,无任何科研设备、农业机械,甚至连粪桶、粪勺之类的原始农具都没有。站里每年几万元的科研经费被挪用。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同时还要顶住极“左”思想的干扰和人身攻击、陷害,郭国栋坚定开启了在荆棘丛生的科研道路上顽强奋斗的历程。

1973年,即担任技术员的第二年,郭国栋就在担纲主持“南阳41”油菜新品种的试验研究上打了一场漂亮仗!驻马店地区当时尚属油菜种植新区,因品种不适,产量很低。他通过对“南阳41”进行科学严谨的试验研究,明确得出该品种适宜在全区推广种植的结论,促使“南阳41”在全区落地生根,平均亩产高达100公斤以上,极大激发了群众种植油菜的积极性。首战告捷,让郭国栋欣喜不已,也让他更加深刻认识到种子在农业生产中的核心价值,内心升腾起坚决改变当地粮油良种少而又少、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的现状,让广大农民靠种植良种实现高产、过上富裕日子的强烈热望。

平舆是全国芝麻主要产区,也是国家芝麻种子基地,农民素有种植芝麻的传统。然而,由于芝麻怕涝、多病,加之当地秋季易涝、作物病虫害多发,导致芝麻亩产最高不到40公斤,少则仅几公斤,涝灾、病虫害严重年份甚至颗粒无收。如何培育出耐淹、抗病、高产稳产的芝麻新品种,是农业科研人员长期想解决却始终未能解决的重大难题。

1974年,省农科院把一项芝麻育种项目放在平舆,并直接交给初出茅庐、崭露头角的郭国栋具体负责实施。在主持开展这一省院下达项目任务的同时,他还主动围绕培育、选育耐渍、抗病、丰产性好的芝麻新品种,精心挑选株矮丰产却抗涝性差的“熊芝1号”做母本、株高抗涝却产量低的“鄂芝1号”做父本,开始了暂名“平芝7627”的芝麻新品种选育工作。继而,他向着培育更多、更优,为农业生产所需、为农民群众所盼的粮油作物新品种,发起了一项项科研攻关。

芝麻系自花授粉作物,花蕾从露冠到盛开仅有短短两天时间,去雄、授粉必须在此期间完成。而且,在花蕾露冠的当天下午4点左右,须将母本花蕾中的雄蕊去掉,并在次日早上6-8点完成授粉。这对育种工作提出了非常严苛的要求。郭国栋甘愿让芝麻生长规律来“支配”自己的生活规律,每天从早到晚在试验田里辛勤劳作,用自己的一双手抚遍了难以计数的花蕾,细致入微做好去雄、授粉工作;在缺乏监测仪器的情况下,为挑选出光合作用强、高产性能好的苗子,他还必须靠一双肉眼在密密麻麻的芝麻中进行甄选;为有效预防病虫害发生,他更要坚持进行观察,做到早发现、早防治。1975年,驻马店地区发生“75.8”重大洪涝灾害。郭国栋顾不上家中即将分娩的妻子,蹚着齐腰深的洪水,用木筏把即将成熟的芝麻品系抢收出来,一捆一捆绑在林间。为防备鸟类、老鼠偷食,他一连十几天不分昼夜守着......

经过数年艰辛努力,1983年,郭国栋取得的“驻芝2号”芝麻良种推广成果获省政府三等奖;1985年,由他具体实施的省院育种项目“河南1号”芝麻新品种获全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协助省院完成的“豫芝1号”选育推广成果获省政府二等奖。特别是他自主选育的“平芝7627”芝麻新品种,经过连续4年在全国进行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较当时表现最好的“中芝7号”增产14%以上,达极显著水平,被正式定名为“豫芝2号”。1987年以后,“豫芝2号”在豫、鄂、皖三省推广种植面积持续达到180多万亩,年增效益2000多万元。由于该品种系我国首个纯白芝麻改良品种,产品粒色纯白、质量上乘,不仅热销国内,还免检出口到美国、欧洲、日本、独联体、韩国等国家和地区。1986年,仅驻马店地区白芝麻出口创汇就高达500万美元,成为全区出口创汇拳头产品。“豫芝2号”同年获得驻马店地区科技成果一等奖,1988年获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1989年通过国家良种审定,1990年被列为国家“八五”期间重点推广项目,并被收录《全国科技成果精选》一书。

1981年,郭国栋获评农艺师职称;1984年被直接提拔担任县农科站站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晋升为副研究员。在担任站长长达13年的时间里,他坚持主动与省科委、省农科院签订“芝麻育种合同”,不断争取项目,开展科研攻关。他主持选育的“平芝7612”白芝麻新品种,通过全省区域试验、生产示范,不仅增产效果显著,而且进一步巩固了“豫芝2号”的显著特性,于1991年被正式定名为“豫芝6号”,1994年获全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6年,知命之年的郭国栋受命担任了县农业局局长。当时,局机关不少农业院校毕业生未得到合理使用,而不少乡镇的农技人员则把时间都用在了农资经营上,人才浪费现象十分严重。郭国栋深知人才对于事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他坚决顶住各种压力,积极取得县委支持和班子配合,通过“腾笼换鸟”,把优秀专业人才一一充实到中层领导岗位或最合适位置,并陆续接收一大批农业院校毕业生,着意培养、量才使用。同时,把乡镇农技人员全部收归县局管理,彻底解决了他们在工作、生活中长期面临的老大难问题。由此,广大农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得到极大激发,科研新生力量不断涌现,为全县农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人才支撑。郭国栋担任局长5年间接收、培养的那些年轻人,目前仍是全县农业科研的中坚力量。

而无论是担任局长、总农艺师,还是被“切”为主任科员、办理退休手续,郭国栋始终未停下奋斗的脚步。2005年退休后,他便自掏腰包租了10余亩地,和老伴杨晓美(副研究员,县农科站退休职工)一起,继续主要从事芝麻新品种选育工作。18年来,他们不愿享受一天安逸的生活,岁岁年年并肩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不怕夏天晒脱几层皮、冬天冻裂手和脚,暗暗与国家农业科研院所比着出成果:选育出的“豫芝18号”白芝麻品种,2008年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2009年获市科技成果二等奖;选育出的“豫芝19号”白芝麻品种,2014年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获市科技成果二等奖;选育出的“豫芝20号”白芝麻品种,2015年获得国家芝麻新品种认定,2016年获市科技成果一等奖;选育出的“豫芝21号”,2019年获得国家芝麻新品种认可(不再作审定、认定),2022年6月获全省农科系统二等奖。2019年,73岁的郭国栋获评研究员职称。

微信图片_20231205160210.jpg

2021年6月30日,郭国栋在芝麻生产基地指导群众进行间苗,并赋诗一首

三、公仆本色

良种选育是农业发展的永恒主题。每一个新品种的问世,都要经历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多年以来,为加快农业发展、确保“把饭碗牢牢端在中国人自己手里”,国家每年都在农业科研方面投入巨额资金,对种子培育、科技推广工作给予大力支持。而对于郭国栋来说,上级给项目要做,不给项目也要做;给经费做,没有经费、自己出钱也要做。从青春韶华到霜染双鬓、满头华发,他始终心系农业、情牵农民,不忘初心、勇担使命,时刻保持着无私奉献的公仆本色。

为开展良种培育、选育,郭国栋不仅耗费了毕生心血,还把自己和爱人的工资一多半都搭了进去。特别是退休后的18年来,从租地到购买肥料、农药、农具,再到参研参试,郭国栋全是个人自费,未向国家申请过一分钱的项目经费。为节省开支、保证科研投入,夫妻二人不顾体力一天天在衰退,能自己干的农活儿决不雇人干;老两口都没穿过一件像样的衣服,家里没添过一件高档家具,生活一直过得很“寒酸”。但郭国栋却坚持把取得的每一项成果都慷慨无私地交由各地专业机构、种子公司推广、销售,拒绝从中获取任何报酬。他说:“能让培育出的良种撒进地里,让老百姓得到好处,自己虽苦犹甘!”

为做好农业科技推广工作,郭国栋任县农业局局长后专门购买了一辆“依维柯”,定期带领县农技人员巡回全县19个乡镇街道、224个行政村开展培训,深入田间地头进行宣传指导,跟进解决群众在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难题。结合农业生产实际和农民群众需要,他主持编撰了《农业高效适用技术手册》,内容涵盖粮油作物、蔬菜、特色作物、非设施高效农业等种植技术、操作规范;亲自整理编印了《白芝麻80-100公斤标准化栽培技术》《小麦亩产400公斤操作规程》等多个技术折页,并坚持每年对折页内容进行修改调整、完善提升,作为全县农技培训教材长期使用。为让农民听得进、看得懂、用得好,他还把技术规范、操作规程进行归纳提炼,用浅显易懂的文字编印成“明白纸”,发送到基层干部群众手中。

在白芝麻系列新品种推广上,郭国栋均采取以点带面、分批推开方式进行。他选定6个乡镇、60多个芝麻种植大户作为试点,开展区域试验、生产示范。他经常一个人骑着自行车、电动车到试点乡镇、种植基地进行实地查看,发现问题当即与当地干部群众沟通交流,面对面进行会诊、拿出具体解决方案。有时,他一天要巡察多个地块,却从不喝群众一口水、不吃一顿招待饭......在他的无私帮助和精心扶持下,全县目前已拥有50亩以上白芝麻种植户1500多户,其中郭楼街道一位种植大户种植面积多达6000余亩,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为加快全县白芝麻产业发展、打造“平舆白芝麻”特色文化,郭国栋曾受邀常年担任一家台资白芝麻加工企业、县芝麻小镇顾问,为此倾注了大量心血,却坚决拒绝拿顾问费、拒绝给予的任何好处。2009年以来,他还一直担任着国家芝麻产业技术体系(国家特色油料产业技术体系)项目平舆县示范县项目负责人,为打造高产示范基地、推广繁育优良品种,开展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控及芝麻高产、稳产、优质、无公害技术,不辞劳苦,默默奉献。

同时,郭国栋坚持当好县委、县政府参谋助手,不断为农业发展建言献策。他曾根据全县农业发展情况,结合国内外农业发展趋势,撰写万余字《关于对我县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几点看法》,成为一个时期全县农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文件。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后,县里采取了严格的封控措施。看到小麦病虫害十分严重,郭国栋连夜撰写了关于加紧开展小麦病虫害的调查报告,并附照片提交给县领导。时任县委书记明确指示,开放农资车辆进村入户、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从而确保了当年全县小麦实现丰产丰收。2021年秋,郭国栋在调研中发现,全县白芝麻种植呈下降趋势。于是,他向县委、县政府提交了《稳定全县白芝麻种植、巩固平舆油料生产基地县的应对策略》调研报告,并提出扶持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发展等一系列意见建议。2022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大力推动下,全县白芝麻稳定保持了40万亩的种植面积,且在遭受特大旱灾的不利条件下取得明显增产效果。

为表彰郭国栋作出的重大贡献,省人民政府授予他省级劳动模范称号,国务院授予他“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殊荣,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文/图:刘舸)


分享到:

    高端访谈

    热搜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