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河南经济网官方网站!
第三组广告
发布日期:2023-11-20|来源:经济网|责任编辑:晓飞
确山的山

豫南确山县,自古有“中原腹地,豫鄂咽喉”之誉。县城东南6里有一座小山,山上“有泉入窦,声若搉米”,搉確同音,由確而确,故得名确山。

确山多山,叫得上名字的山近200座。以横贯县境的臻河为界,臻河以北,有两条绵延30–50公里的山列,这里丛山峻岭,重峦叠嶂,成一字横列如若屏风;臻河以南,山势则渐渐散乱,体态不一,呈现出北宋大文豪苏东坡诗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样貌。

确山无大山,海拔最高的乐山也只有813米,这和那些动辄上千米甚至数千米的高山相比简直就是小弟弟。确山无名山,不用说五岳、五镇和大别、昆仑、太行这些听起来令人仰止的山,在河南,随便拎出一个都比它有名,像近一点的鸡公山、嵯岈山、尧山,远的如老界岭、老君山和云梦山、云台山等等,都是名闻遐迩,妇孺皆知。再看确山的山,别的不说,名字土的都能掉渣,什么毛旦山、蚂蚁山、老鹰崖、牤牛洞、牛屎大顶、半拉山等等。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确山的山虽多,却没有听说历史上有哪路神仙高士或者文人墨客光临于此,留下只言片语的题诗填词、摩崖石刻,因此这些山寂寂无名就在情理之中了。

然而,确山得天独厚的山势地貌和特殊地理位置,无意中成就了另一番气候。建国初期,那些从战场上走来、具有深厚造诣的军事专家们,在研究考察了许多地方后惊喜的发现,确山是一个适合屯兵藏兵练兵运兵的不可多得的好地方,非他处可比。于是乎,按照中央军委的决策部署,各军兵种部队纷纷驻扎于此,密集程度之大,据说在全省乃至全国县域中可以排在前列。更有外地的部队排着队来确山驻训,进行考核演习实弹射击,连遥在千里之外的新疆部队也要专程前往。君不见,每年秋冬季节天高云淡,石磙河边无数顶帐蓬次第排开,连营数十里望不到尽头;公路上拖着巨炮的军车和装甲车来回驰骋,扬起的滚滚尘烟遮天蔽日;从远方传来的隆隆炮声不绝于耳,一颗颗炮弹空中开花,一个个山头白烟四起,有时竟一连持续数日不见停息。以至于有人感叹道,确山西部山区老百姓盖的新房,新媳妇还没有住,驻训部队官兵已经先住上了。

我的老部队——炮兵第二师,从朝鲜战场凯旋归来,就在确山安营扎寨,落地生根,直到1985年“百万大裁军”中缩编改旅,整整30年没有挪窝。

从高德地图上鸟瞰确山县城,就会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城区正中央有一大片空白,没有任何标志物,而其周边却密布着机关、学校、居民区和医院、餐馆等。那里,就是我的老部队炮二师师部带3个团的营房。我请熟悉房地产的朋友从图上粗略测算了一下,由西向东陶楼至爱民路长约1600米,自北往南滨河路到铁北路约1300米,裁弯取直后还有大约200多公顷,折合土地面积达3000余亩。3000多亩啊!看到这个数字我吃了一惊,一次性拿出这么一大片土地,而且是在距离火车站只有几里远的县城黄金地段,对于一个山区穷县意味着什么?足见那时地方党委政府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高度重视,以及领导者的眼光魄力和满满的诚意。

微信图片_20231117125829.jpg

营区北大门

听师里老领导讲,英雄的炮二师的前辈们,带着一腔战斗豪情回到国内,来不及抖落肩上的征尘就投入到紧张的营建施工中。彼时,营区究竟落脚在哪里还是一个选择题。第一个地点是郑州市建设路,如今那里车水马龙,绿树成荫,一派都市风光,我们的前辈却摇摇头拒绝了;第二个地点是许昌市区,赴朝参战前部队就驻扎在那里,前辈们仍然没有同意。地图上的目光一直向南延伸来到确山,在综合衡量比较之后,前辈们坚决而果断地说,就是这里了!有人惊讶的问,你们为什么放着繁华的城市不进,偏要选择荒凉不毛的山区呢?难道你们疯了吗?前辈听了微微一笑回答,因为确山有山,是炮兵部队进行战备和训练的理想地方。听了这个传说,我被深深的震撼到了。作为一名承前启后的五零后,我理解,在他们上一代人的字典里,从来没有享受二字,他们心中想的只有祖国和人民,想的全是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所以他们毅然决然地选择确山,厉兵秣马,枕戈待旦,几十年如一日从不懈怠。

革命的老前辈,来到确山没有临时观点、权益之计,而是奔着百年大计的目标去设计建造营房,果然把营盘建的如同铁打一般。走近炮二师大院,迎面是庄重简洁的牌坊式石质大门,极具中国古典传统之美和人民军队气派,即使放在几十年后的今天,仍然没有落伍之感。院里有两条长约千余米的南北干道,南干道只走人不走车,北干道只走车不走人,人车分离,各行其道。两条干道绿树成荫,遮天蔽日,卫护着来来往往的行人车辆,见证了大院里的风云变幻世事沧桑。仔细看,南北干道的行道树品种有所不同,南边是法桐,北边为泡桐,二者从树冠叶片到材质完全是两码事。这里面流传着一个小故事。武汉军区有位抓部队行政管理的首长,素以治军严格、雷厉风行著称。他来部队检查工作看到干道上栽种的法桐觉得不顺眼,认为法桐中看不中用,而且是舶来的洋玩意儿,不如国产的泡桐速生好活,长大了还能打家具做乐器,因而指示部队伐掉法桐全部换成泡桐。师领导考虑到营区的绿化效果和多年形成的大院风貌,经向首长提出建议说明理由,变通落实了首长的指示,这才有了后来南北干道“桐”而不同的现象。纵览整个炮二师大院,一模一样的营房,一模一样的树木道路,一模一样的家属区,一模一样的车炮场、弹药库,连菜地都是一模一样的。它们如同大山一般,岿然不动,引而不发,静静的踞守在中原,雄视东南西北,一旦有事他们就会像下山猛虎快速出现在那里,用威武的大炮发出自己的声音。

微信图片_20231117125309.jpg

作者1984年在确山炮二师,背景是师办公楼。马建平摄

除了地理上的大山,确山还有一座高䇯入云、慨当以慷的共产党人的精神文化之山。这座山,为部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官兵的政治信仰,源源不断的输送着丰富营养和强大能量。

微信图片_20231117130302.png

竹沟革命纪念馆保留的当年张震同志的办公室。见《张震回忆录》上卷P133

微信图片_20231117130313.jpg

张震诗《祝贺龄松八十寿辰》,诗曰:“少年脱去学生装,动员群众打东洋。历炼竹沟小延安,请缨东征意志强。相伴已逾六十载,同心永结道路长。欣喜身心俱康健,良辰亲朋聚一堂。党的领导指方向,宏伟蓝图规划祥。冀希大家齐努力,振兴中华福无疆。”见《张震回忆录》上卷P165。

县城以西30公里处的竹沟镇,早在大革命时期就是我们党的一块根据地,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共河南省委等先后来到这里开展工作,领导敌后游击战争,培养了大量党政军干部,从这里走出了刘少奇、李先念、彭雪枫、徐海东、张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新四军第二、四、五师均诞生于此,成为我党在中原地区发展壮大的重要阵地和战略支撑点。1984年,按照部队整党的要求,我怀着景仰的心情到竹沟革命纪念馆参观学习,领悟了竹沟“坚定信念、依靠群众、艰苦奋斗、顾全大局”的精神内涵,受到一次革命传统洗礼。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刘少奇同志在受到敌人重重围困和威逼袭扰,工作任务极其繁重,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在这里点着小油灯奋笔写出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初稿。你简直无法想象,写作人需要具有怎样的精神毅力和远大理想、恢宏眼光、钢铁意志,才能完成这本被誉为共产党人的“圣经”的经典著作。还有一件事,据纪念馆讲解员介绍,1971年,张震同志从“文革”磨难中复出工作不久,便利用下部队检查的机会来到竹沟,仔仔细细的参观了纪念馆,还在这里留宿一个夜晚,重温当年的烽火岁月,坚定重新出发的革命信念。翻开《张震回忆录》上卷(2003年11月版),在第三章第二节挺进豫东敌后中,张震同志饱含深情地写道:“1938年2月中旬,我们来到豫南的竹沟镇。这里位于确山、泌阳、桐柏三县交界处。……后来,中共河南省委、中共中央中原局也设在这里。竹沟为中原各地培养和输送了数以千计的军政骨干,人们亲切地称她为中原抗战的摇篮、革命的‘小延安’”。2002年12月,张震同志在为夫人马龄松祝贺80岁生日所写的诗中,专门提到“历炼竹沟小延安,请缨东征意志强”。由此可见,竹沟在张震同志心目中无可替代的地位。

令确山人引为自豪的一座巍巍丰碑,是英雄杨靖宇。杨靖宇原名马尚德,确山李湾村人(现驻马店驿城区)。对杨靖宇的权威评价和历史定位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卾豫皖苏区及其红军的创始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有人用“六个唯一”形容杨靖宇:唯一在抗战期间受到党中央文件点名表彰的抗联领导人,唯一与毛泽东、朱德并列当选为东方各民族反法西斯大会名誉主席团委员的中共党员,新中国成立以来唯一享有朱德题词“人民英雄”殊荣的我军高级将领,新中国成立以来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分别敬献花圈的唯一先烈,新中国成立以来唯一享有政治局委员和元帅规格葬礼的革命烈士,唯一受到党中央两代领导核心题词的抗联领导人。

杨靖宇,这位喝臻河水长大的中原汉子,天赋异禀,身高1.93米,国字脸,浓眉大眼,一身是胆,人格魅力超群出众。他受党指派从河南转战东北,跨越半个中国,在白山黑水之间创造了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业绩。他的故事荡气回肠,撼动国人,不胜枚举。他遇难牺牲后,三次安葬,空前绝后。第一次,是他的敌人、日本人岸谷龙一郎所为。杨靖宇因叛徒告密弹尽粮绝壮烈殉国后,日伪军把他的头颅用铡刀铡下,装进木箱里送往各地游行庆贺。伪通化省警务厅长岸谷龙一郎亲自用指挥刀切开杨靖宇的腹部,想弄明白杨靖宇在极度艰难困苦的情况下如此英勇善战,究竟吃的什么东西,结果却发现他的胃里只有树根和棉絮,没有一粒粮食。凶残的岸谷龙一郎不得不承认,“虽为敌人,睹其壮烈亦为之感叹,大大的英雄。”1940年3月5日,敌人在濛江县城西山关帝庙为杨靖宇举行慰灵祭大会,按照日本习俗焚香供酒,由日本僧人礼拜念经。之后杨靖宇被安葬在保安村西岗上,岸谷龙一郎在墓前为杨靖宇立了木牌,亲笔书写“杨靖宇之墓”等。第二次是1945年8月15日日本鬼子投降后,濛江县民主政府立即着手筹备为杨靖宇重新安葬。县政府作出决定将濛江县改为靖宇县,发动社会各界为杨靖宇修墓踊跃捐款。经过短时间准备,杨靖宇被安葬在保安村西北的一个平岗上,墓碑正面镌刻着“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之墓”13个大字。1946年2月23日,在杨靖宇遇难6周年之际,辽东省政府和靖宇县政府隆重召开杨靖宇将军追悼大会,省政府主席张学思、东北民主联军杨靖宇支队政委刘培植、县委书记田稼丰等和干部群众数千人参加了大会。第三次安葬的过程更加曲折传奇。1948年长春即将解放,寻找杨靖宇的遗颅成为我方关心的一件大事。经过多方打探和寻找,终于在长春医学院损毁的器材堆里找到被福尔马林浸泡的烈士遗首。随后由专人负责护送,几经辗转,将遗首正式迎入哈尔滨东北烈士纪念馆。3年后,一座由东北人民政府批准、辽东省建工局设计的靖宇陵园,在通化市青松环抱、风景秀丽的南山落成。1958年2月23日,中共中央在通化市靖宇陵园隆重举行了杨靖宇将军公祭安葬大会,康生、邓华等出席并讲话。8月下旬,杨靖宇遗骨由靖宇县移至通化市,双方党政军民隆重举行了恭送和迎归仪式。随后,杨靖宇的遗体由石膏赋形,与遗首对接,安放在陵园灵堂后部正中位置。至此,围绕杨靖宇安葬的全部过程才告完成。几移地点,大费周章,由敌葬到我葬,由地方到中央,除了杨靖宇还有谁享受过这种“待遇”?所有这些都充分说明,杨靖宇的卓越表现于中华民族,于中国的历史和文化,都具有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他当之无愧的可以被称作“中华魂”!他的英名光照祖国山河,与日月星辰同辉!

微信图片_20231117130421.jpg

《解放军画报》报道王继华同志的事迹

在这块红色沃土养育下,炮二师以及其他驻确部队一代又一代官兵自觉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薰陶,锤炼战斗精神和作风,经受住各种考验,成为受党和人民信任的拳头部队,涌现出许多先进典型。1975年8月,驻地驻马店地区发生特大洪灾,铁路干线、车站、公路和居民区、粮库、村庄等受到不同程度损坏。灾情就是命令,在紧急关头炮二师所属部队官兵全体动员,发扬“视人民如父母,把驻地当故乡”的优良传统,投入紧张的抢险救灾工作中,为挽救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损失做出了突出成绩。灾后,炮二师三十团三营被中央军委授予“抗洪救灾爱民模范营”称号。装甲兵部队唯一的红军团队——坦克四十二团,长期驻守在确山西部的山沟沟里,他们以苦为荣、以苦为乐,扎根山沟、默默奉献,不断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凝聚力,多次受到上级表彰奖励,团长、政委双双荣立二等功。大概在十多年前,我有幸与该团第33任政委王继华同志在一个班子工作,这位从大山里走出来的领导干部,思想纯朴,作风扎实,别人干不了的事儿他能干成,别人解决不了的难题他来解决,从他身上让我学到很多书本里学不到的东西,进一步纯正了自己的思想。2019年10月,王继华同志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共和国荣誉勋章”。

微信图片_20231117130603.jpg

作者1984年在确山某坦克团

凡是在确山工作过的官兵都有这样的体会:确山山好人更好,广大人民群众与子弟兵鱼水情深,相互支持,密不可分。记得那年秋天我上山参加部队实弹射击考核,有发炮弹因为质量问题打偏了,烧了老乡们的庄稼和生产房,部队提出要给予赔偿,老乡们大度的说,烧了就烧了吧,只要你们把兵练好,这点损失又算得了什么!我听了这话心头一振,顿时对眼前这些衣着朴素烟尘满面的乡亲们肃然起敬,他们在我心目中的形象瞬间高大起来。是啊!是啊!在确山这块热土上,战争年代老百姓跟着共产党“闹红”,点燃了星星之火,打出了一片红色根据地。和平建设时期,老百姓为了部队战备训练撇家舍业、供粮送菜、让地保路,作出了巨大牺牲,把确山打造成部队砺剑铸魂的磨刀石、打擂台。确山,你的确是人民子弟兵的坚强靠山。

1985年,我离开确山走进城市,至今已经过去很多年。有时做梦又回到确山,眼前是连绵不断的群山、湍流奔腾的臻河,夜半惊醒,枕头濡湿了一片……

2023年11月13日寒衣节 写毕于郑东东风渠畔

作者:刘林,当过知青、参过军,现居郑州;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出版有《烟火人生》《三我集》《回眸》等。



分享到:

    高端访谈

    热搜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