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绵细雨中,确山县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6月28日至30日,中共确山县委宣传部、《河南思客》编辑部共同组织的“走进老区看振兴”采风活动在确山举行,先后走进红色竹沟、老乐山风景区、千年古刹北泉寺、确山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
“河南思客作家采风团”的作家们一路看,一路拍,一路谈,一路思。他们对确山厚重的历史文化仰慕已久,对确山优美的自然风光赞不绝口,对确山扎实的乡村振兴感到震撼。作为确山县委宣传部的陪同人员,也为大美确山自豪和骄傲。
确山,一片古老的土地,说不完源远流长的故事;确山,一片醉人的土地,美丽的风光,吸引着四面八方的宾客;确山,一片神奇的土地,悠久的历史,诉不尽革命年代的战火硝烟;确山,一片崛起的土地,展示着独具魅力的神韵与风采……这就是确山,一片活力四射的红土地,一颗镶嵌在豫南大地上的璀璨明珠。
近年来,确山县委、县政府以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契机,立足实际,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全域旅游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确山县在文旅产业发展上,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做足做好全域旅游这篇大文章,秀美确山声名鹊起、呼之欲出。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发展旅游得天独厚
确山县位于河南省南部,淮河北岸,自古就有“中原之腹地、豫鄂之咽喉”之称。总面积1650平方公里,人口56万,辖13个镇(街道),201个行政村(社区)。有两千多年的置县历史,古为豫州,西周时为道国,战国属楚,汉朝置朗陵县,隋唐称朗山县,北宋改为确山县至今。确山是革命老区,也是国家“大别山革命老区发展振兴规划”区内县。
确山县自然资源丰富,风景秀丽,是豫南重要的旅游观光胜地。
境内薄山湖风景区,不仅是驻马店水源地保护区,还是《西游记》《长征》《战将韩先楚》等影视作品的外景拍摄地,自古以来就有“天下秀水一湖收”的佳话。湖水蜿蜒曲折近40公里,湖面烟波浩渺、水天相接,自西向东如一条戏珠的苍龙奔腾而至,是绝好的旅游休闲胜地。薄山湖如洞庭之宽阔、西湖之秀雅、漓江之明媚,有“中原漓江”之称,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河南省风景名胜区。
境内老乐山风景区是国家级AAAA级景区,是一座生态家园,堪称最佳养生人居胜地。整个山脉群峰叠峦,逶迤绵延,自然生态物种丰富,漫山遍野绿色苍翠。老乐山主峰海拔813米,方圆68平方公里,是国家级森林公园,著名的省级旅游度假区。景区内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超过市区的150倍,是养生休闲度假的天然大氧吧。老乐山又是一座道教圣山,亦为道家福地。历史上以“八宫两观一拜台”为代表的道教建筑,如众星拱月般环绕山顶,雄伟壮观,气势磅礴,吸引远近朝圣者前来登高祈福。
确山县文化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厚重灿烂,红色文化独具特色。
确山是革命老区,境内的竹沟镇被誉为“小延安”,抗战时期是中共中央中原局、河南省委所在地,刘少奇、李先念、彭雪枫、张震等一大批革命家在这里战斗过、工作过;确山是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抗疫人民英雄张定宇的故乡。
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是国家AAAA级景区,经国务院批准的、全国建立较早的革命纪念馆之一,始建于1956年,馆名由周恩来总理题写。1988年1月,中共中央中原局旧址被国务院定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先后获得“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二级博物馆”等国家级荣誉14项,“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旅游标准化示范景区”等省级荣誉20多项,先后接待朱镕基、李长春、汪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60多人次,成为中原大地传承红色基因的璀璨明珠。
竹沟革命烈士陵园坐落于河南省确山县,始建于1958年,占地188亩,由张爱萍题写园名。1986年动工修建竹沟革命纪念碑,1987年4月落成,时任国家主席李先念亲笔题写碑名。纪念碑高22.8米,造型新颖,雄伟挺拔,象征着革命先烈的高大身躯,激励着中原儿女奋发崛起,再铸辉煌。青山巍巍,绿水汤汤。在竹沟战斗过的许多革命前辈、革命先烈和志士仁人,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前仆后继,英勇奋斗,建树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他们犹如一座丰碑,永远屹立在人们的心中,鼓舞和激励我们为着光辉的未来而前进。
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纪念馆位于河南省确山县盘龙镇建设街,占地面积近18000平方米,是为纪念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领导下建立的全国第一个县级革命政权而建,为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级旅游景区。1927年4月24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第一个县级苏维埃农工政府——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推选杨靖宇任县长,确山县也因此被誉为“全国红色第一县”。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虽然仅存在3个多月,但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当时的《汉口民国日报》在显著位置发表《确山成立农工县政府》的长篇报道,指出:“农工组织政府,确山首先实现,在革命史上是很光荣的一件事。”
确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文化产业独树一帜,全国文化先进县名不虚传。
确山“打铁花”是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享誉海内外。确山打铁花始于北宋,盛于明清,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打铁花表演时,在一处空旷场地搭出六米高的双层花棚,棚上密布新鲜柳枝,上面绑满烟花鞭炮等,棚中间竖立一根6米高的老杆,使花棚总高度达到10米以上。旁边设一熔炉化铁汁,10多名表演者轮番用花棒将千余度高温的铁汁击打到棚上,形成十几米高的铁花,铁花又点燃烟花鞭炮,再配上“龙穿花”的表演,场景蔚为壮观,呈现出惊险刺激、喜庆热闹的特点。
千年古刹北泉寺始建于北齐年间,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著名的佛教圣地,史传也是唐朝大书法家颜真卿殉节地。北泉寺依山傍水,坐北朝南。它东临秀岭,西接乐山,北有豹溪环绕,南有万木夹道。寺内两棵高数丈的唐柏,树身斑驳,挺拔苍劲,犹如两位鹤发童颜的道人,分别耸立在“八卦池”两边。分布在寺院内的4棵白果树,相传植于隋朝,人们称之为“隋果”。最大的一棵树围7.15米,枝叶繁茂,遮天蔽日,树老枝新,硕果累累。那枝叶如荫的树冠,犹如一把撑起的天然大伞,使院内游人顿觉清新气爽,地凉风轻。八卦池东边的3间偏殿,至今保存完好,它就是人们敬仰的颜鲁公祠,相传北泉寺就是这位爱国老臣被囚、持节不屈、殉国遇难的地方。祠内立有颜真卿的雕像,他生前亲书的“山中天”3个大字,镶嵌在祠堂门的横额上。
小提琴是确山对外开放的又一张新名片,《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多次进行专题报道。确山县提琴产业园位于确山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是县委、县政府为确山籍在京务工人员回乡创业,专门开辟的园区。2015年由河南昊韵乐器有限公司、确山强音乐器有限公司和河南省金鸣乐器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乐器及关联企业投资兴建,总投资5.6亿元,总占地200亩,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完成投资15亿元,从业人员2000多人。确山提琴产品涵盖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大贝斯及琴盒等配件,产品超过30个系列,400余种型号。占据全国提琴总产量的40%,在中高档提琴上更是占据了80%以上的份额,年出口创汇千万美元。以确山提琴为代表的河南提琴在国际制琴界已成为响当当的品牌,确山提琴为世界奏出了“中国好声音”。
多管齐下,城乡联动,文旅产业如火如荼
在精心培育上下功夫,增强确山县文旅产业引领力。
确山县先后邀请高校修订完善了《确山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专业旅游规划公司制订了《确山县全域旅游发展及乡村旅游区域规划》,专业设计公司制定了《竹沟镇旅游环线规划》。先后出台了《确山县关于建设文化旅游强县的实施意见》《确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确山县旅游发展工作奖惩办法及考评细则》等文件。近3年来,确山县共投入资金17亿元,修建了老乐山旅游快速通道、翡翠画廊乡村旅游带、景区景点串并联道路等旅游道路。2021年,总投资4.43亿元打造竹沟红色教育基地,投资0.9亿元建设新型文旅商业消费集聚区。
在打造品牌上下功夫,增强确山县文旅产业影响力。
确山县委、县政府把培育、推介文旅产业品牌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来抓。先后开发了确山板栗、确山夏枯草、确山黑猪、确山留庄大米等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和瓦岗红薯、瓦岗西瓜、确山朗陵罐酒、胳膊牛肉、薄山湖松针鱼、四孩香菇、食用菌、艾草制品等特色旅游商品。重点打造确山迎宾馆等4家酒店创星提级工作的同时,不断提升民宿品质。确山县除通过组织参加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原(鹤壁)文博会积极推介外,还结合当地特色举办板栗节、西瓜节、红薯节、小龙虾节、稻田艺术节等节庆活动营造旅游氛围。
在融合发展上下功夫,增强文旅产业凝聚力。
近年来,确山县走“以红为主,以绿为辅,红绿结合,披红戴绿”的发展路子,坚持红绿融合发展。在竹沟红色小镇规划建设了“提琴小镇”,在老乐山景区建立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确山打铁花表演基地,植入文化元素,把小提琴生产、小提琴教学、小提琴演奏、小提琴销售及打铁花表演和旅游充分结合起来,实现了文化和旅游的融合。以“旅游+”为理念,推动旅游扶贫与电商、旅游扶贫与农业、旅游扶贫与农特产品的融合。建成了融电商产业园、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咨询中心、旅游购物中心为一体的“旅游+”示范区,实现了旅游相关业态的有机结合,抱团发展。
久久为功,破茧成蝶,全域旅游振翅欲飞
确山以创建旅游标准化示范县和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以“红色文化为核心,自然山水为特色,乡村文化为底蕴”,紧紧围绕“一山一水一精神”,深度叫响“自由山水·慢养确山”文化旅游名片,在“红土地”上做起了“绿文章”。
为此,确山县先后投入10多亿元用于改善旅游道路及景区软硬件设施。每年设立1000万元的旅游业发展专项基金,用于旅游标准化示范县创建、A级旅游景区创建、全域旅游发展示范区以及奖励。围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主线,着力发展一批休闲农庄、美丽村落、自驾游营地等旅游产品。积极开展星级农家宾馆评定,发展农家宾馆200多家,创建星级农家宾馆33家,其中5家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授予“金牌农家乐”。持续提高旅游从业者水平,2015年以来,先后培训农家宾馆经营户和旅游从业人员800多人次。
同时,确山着力发展以“旅游+”为主导的全域产业格局。在旅游重点区域,先后带动3万多人从事食用菌栽培、中药材种植和畜禽养殖等,提升当地农产品的附加值,“后备厢经济”成为确山旅游的一大特色。旅游还促使确山小提琴等产业快速发展,使更多群众在本地就业创业。
目前,梦里水乡常庄村、千年龄农耕文化园、彩云谷天然大峡谷、云上村庄黄石头庄、翡翠画廊天目山、千年风情板栗园、竹沟芍药种植基地、刘店金丝皇菊种植基地、土门水杉林、乐山乐水乐中民宿等已形成品牌,它们和老乐山生态旅游度假区、竹沟红色旅游景区等相映生辉,在全县区域内形成了有景、有花、有果、有吃、有住、有玩、有学的大旅游格局。
全域旅游不仅叫响了确山好山水,也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量。据介绍,2023年以来,全县入境游客7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2.6亿元。目前,全县有7万多人从事与旅游相关的产业,旅游带贫人口5000多人,旅游业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
洒一片汗水,见一片绿荫。2013年,确山县被农业部、国家旅游局联合命名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2019年被河南省文旅厅命名为“河南省旅游标准化示范县”和“河南省旅游扶贫示范县”。全县有老乐山风景区和竹沟革命纪念馆两个AAAA级旅游景区,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旧址、竹沟革命烈士陵园、留庄稻田公园、双河霸王台景区和刘龙集生态观光园5个AAA级旅游景区。
眼下,当你步入美丽山城,确山大地生机盎然,乡村处处美不胜收。基础设施得到提升,乡村颜值更高了;生态文明得到加强,乡村环境更美了;红色文化得到传承,乡村底蕴更厚了。
“盘龙卧虎高山顶,朗陵大地沐春风;山清水秀红土地,宜居家园如画中。”笔者在《大美确山》画册中对生我养我的故乡进行由衷的赞美。许多节假日回到家乡的游子,无不对确山城乡的秀丽风光和喜人变化伸出大拇指,发出由衷地赞美:“确山,你怎么这么好看!”(确山县委宣传部外宣办 李璞 供稿)
最新文章
-
驻马店确山:县长一线督导防汛2024-07-19
-
驻马店确山:旅游强县不是梦2024-07-17
-
驻马店市直单位坚持党建引领 持续深化模范机关建设2024-07-17
-
驻马店确山:镇村干部同频共振冲锋一线2024-07-17
-
确山小提琴:让“驻马店声音”响彻世界2024-07-17
-
驻马店确山:把“艾”带回家 两岸一家亲2024-07-13
-
确山县瓦岗镇:多措并举 守护安全2024-07-12
-
驻马店确山:县长为保交房助力加油2024-07-11
-
驻马店确山:书记接续督导 防汛加压增责2024-07-11
-
信阳市直工委赴驻马店市直工委学习交流机关党建宣传工作2024-07-11
影响中原
